2)第九百一十五章 联姻以及迎亲_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获得了接受教育的机会,如孙旭之妻孙孟氏,就是典型的中产家庭之女,从小上女校,最后中学毕业。

  陈家嫡女自然也不例外,哪怕是落魄的陈家,那也比那些所谓的中产家庭强无数倍,陈家嫡女小时候接受家庭教育,稍微年长后入读颍州女子中学,如今中学已经毕业。

  值得注意的是,大楚帝国里的女性教育其推动者除了官方外,工商界也是在极力推动……至于为什么?

  一名小学毕业的女工,比文盲女工更好用,能够创造更多的价值。

  男性青壮可以进入工厂,为资本家赚取利润,女性自然也可以!

  甚至一些工商界的大佬们在畅想:如果女性都接受了基础教育,然后劳动力市场上除了男人外,还有无数的女人……这就相当于劳动力市场上的供应直接增加一倍,根据基本的供需理论,当供应大于需求的时候,这价格自然会下跌……

  这也意味着,企业能够获得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进而赚取更多的利润。

  就算是男工人的薪资,也会因为大量女工的存在而降低……

  所以,大楚帝国里推动女性教育的最大社会团体,是“大楚帝国纺织业协会”,每年都会卷子大笔资金用于发展女性教育,尤其是建立了大量的女子小学……至于女子中学这些,乃至女子大学,他们就不搞了……毕竟纺织业需要的是大量的且廉价的低端女工用来取代男性纺织工人,不太需要什么女性管理层和女性技术骨干。

  再顺带一提,工商界推动女子教育的过程里,遭到了很多阶层的反对……其中一部分是真的保守派的老顽固,说什么女子无才便是德。

  但是另外一部分是认为,让女人接受基础教育后再把她们送进工厂,是一种非常不道德的行为,他们强烈建议禁止女工……女人在家里做家务带孩子就行了,在外头累死累活赚钱那是男人们的事。

  还有一些人认为女子需要接受教育,但是接受的教育要和男性有所区别,比如说男人的学习是比较传统的文理科,但是女子的学习内容可以更倾向于管家以及提升自身素养,比如学习管理家庭资产、礼节、女红、琴棋书画,然后再学一些基本的文化知识,如数学,经书,天文地理等。

  陈家嫡女就读的女子中学里,其实教授的课程里,就是比较偏向于这种管家以及提升文化素养的课程……

  总之,目前大楚帝国里的女子教育,还处于比较混乱的状态,官办女校的规模还不算太大,不是官方不想要建更多的基础女校,而是很多家庭不会把女孩子送来学校上学……而帝国目前的教育体系里,施行的是普惠性教育,尽可能的降低教育成本,让更多普通家庭能够供养孩子上学。

  并不是强制性的义务教育……毕竟一旦强制性

  请收藏:https://m.bqga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