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章 见字如晤_金匮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南人乘舟,北人乘马。

  从战国时期开始,人们就一直这么说。

  对中华的商人来说,舟,始终都是最划算,也最能负重的工具,长江流域的水网,让商业的大宗货物成为可能,驯服江湖的能力越强,商人的能力就越强,人类的实力就越强。

  徐咏之的车队到了鄂州,伙计们把一部分物资和除了白马黑马之外的全部马匹留给了鄂州分店,把剩下的药材、物资装上货船,溯江而上。

  到了岳州,走洞庭湖、湘江,一路逆水而上,直奔潭州。

  林泉镇就在潭州,也就是长沙城外。

  林泉是个水陆码头,紧挨着官道,这个镇店有六七千居民,林泉有城墙,但跟大多数的城池不一样。

  她有城墙,不是那种粗陋的原木墙或者土围子,而是夯土筑实,外面又用砖砌造的正经城墙,她有箭垛,有塔楼,甚至还有四架弩床。

  这东西能把军队里的手拉投石机一箭打碎,大多数的云梯井阑之类的攻城器械,都根本到不了它的跟前,如果进攻者有水军,弩床也能对准江面。

  这是徐咏之的爸爸徐知训的杰作。

  说起徐知训,这是一位横空出世的奇人。

  他二十出头的时候,带着怀孕的妻子田氏来到林泉。那时候的林泉镇,商人们勾心斗角,每次军阀来掠夺,就会成为别人刀板上的鱼肉,不,确切点说,是韭菜,因为军爷们会留下商人们的性命,让他们再休养一两年,然后再过来掠夺性地收割。

  徐知训来了之后,运用了自己的资金和手腕,成功地联合了林泉的住宿、水运、药材和米粮商人,贿赂了马楚的官员,一起建设了一个可以自保的城镇。

  徐知训动过嘴、使过钱,也用过刀,各种明暗手段使上。

  等到地方官员和军阀明白的时候,已经晚了。

  商人们突然把一座城堡突然横在了一个紧要关口,就在自己的眼皮底下。

  接下来,徐知训有到处去说动军阀和官员们接受现实。

  有个词叫长袖善舞,徐知训总能找到别人想要的东西。

  最终,他成功地让周边势力接受林泉,容忍成为一个中立的贸易市场。

  按照徐知训自己的说法:

  “我的手上有过普通人的血,但我已经让人们付出了最少的代价。”

  林泉一直向马楚纳税。

  后来南唐攻灭了马楚,刘留后(代理节度使)占了潭州,这位留后老爷曾经希望林泉镇出五百张弓和一千支枪(一千五百人),去跟着他收复失地。

  这件事一度造成了林泉镇的割裂,有一批年长的商人认为林泉近乎于马楚的家臣和金库,认为应该在马楚灭亡之后帮助他的残部,也就是刘留后。

  这些人对江东人有着天生的提防,觉得江东人太过精明算计,此外,南唐是外来势力,而且实力过于强大,一定会摧毁林泉。

  徐知训

  请收藏:https://m.bqga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