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一十一章 兵就是匪_金匮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半个月后的东京街头,满地要饭的都举着冀州学堂东京门分校的招生和学区房推广的露布活人高举的横幅。

  “当年不上冀州校,如今乞讨被人笑。”

  “放弃太学附中吧,上次科举冀州学堂横扫东京。”

  “南薰门外,中轴线延长线,距皇城只有七里半。”

  “最后三席,每丈见方只要八千八百缗!”

  “诗,人类生活的栖居。”

  在山字堂的激励之下,所有的叫花子,都在努力地劝大宋人民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见龙在田队,今天你们到南薰门外路口,进行地面销售。”

  “飞龙在天队,玄武大街乌衣巷口王宅怎么还在犹豫?赶紧让他们打府签!”

  “潜龙勿用队,今天要在线下销售处微笑服务。”

  这么一个小小的学区房销售计划,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

  那几天的契丹使者正好来访,看见街上的每个叫花子都面带笑容,回去就跟皇帝说:“宋民乐,不可犯。”

  在徐咏之的山字堂力占教育风口、重新定义了学习的同时,徐咏之也每天晚饭后去王溥大人那里,听王大人讲书。

  王大人也是个明白人,知道皇上要重用徐咏之,但是如果单开小灶,恐怕会有议论。

  什么非法补课啊,增加年轻人的课业负担啊,办火箭班不合公正原则啊。

  王大人为了掩人耳目,就开了一个小规模的讲座班,除了徐咏之,还有赵匡胤的小弟弟赵光美、石守信的儿子石保兴、还有王溥大人的二儿子王贻正三个人一起开课。

  这三位也是妥妥的分母,王贻正十六岁,想要考进士也得是两三年后。

  石保兴十五岁,未来只准备当个武官,只能算是粗通文墨,但是因为石守信的缘故,很受赵匡胤的宠爱。

  赵光美心气甚高,但是年纪尚幼,今年才交十四岁,他是皇帝的亲弟弟,也不需要走进士科,只是过来开拓眼界、学习知识罢了。

  这三位一般都是交给王大人的大儿子王贻孙来训练讲学,只是徐咏之,每晚都被王溥大人单独叫进去,讲解经典之外,还要考校他的策论。

  策论是天子给会试优胜者出的考试题。

  今天我们经常说考进士是一考定终身,其实不是的,考进士是两次考试,一次会试,淘汰掉一批人,再把这些优胜者送进去参加殿试,皇上亲自选定名次。

  策问对徐咏之本来不是问题,因为他和赵匡胤两个人经常聊天。

  关于政治形势,国家治理,他们都详细地深谈过,他们是那种认识上高度一致的人。

  但是他们用的都是大白话,以沟通为目的。

  “兄弟,咱们怎么对付契丹人啊?”

  “陛下,我看就是八个字儿。”

  “哪八个字儿啊?”

  “叫做手头有钱,是地头有兵。”

  “这怎么讲啊?”

  “买神臂弩得花钱吧,铠甲得花钱

  请收藏:https://m.bqga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