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七十二章 半推半就_金匮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宋皇帝和徐咏之之间曾经有一个契约。

  大宋皇帝支持徐咏之复仇,徐咏之就保大宋皇帝。

  此前这个契约完全没有问题,赵匡胤和徐咏之,有君臣之义,也有骨肉之恩。

  但是,如果这个前提不存在了呢?

  皇帝把杀害父母的仇人变成一位贵妃,这个仇还怎么报?世界上哪有杀娘娘的刀呢?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重大事项,比如从前线撤回潘美的军队。

  “国丧期间,不能用兵了。”赵光义说。

  “正是即将完成对太原合围的时候,希望官家能够考虑一下。”曹彬说。

  “大宋首先应该解决的是内部问题,”赵光义说,“朕受大行皇帝之嘱托,看住这份基业,你们当中如果有谁觉得这位子很好,想要坐坐试试,现在就可以上来。”

  大家都不说话。

  赵二这几年的威风越来越大。

  前几年,徐咏之还没有回到朝廷,赵匡胤就曾经有过一个提议,把都城迁到洛阳去,洛阳是赵匡胤的出生地,他一直很喜欢那个古都。

  当时的赵匡胤跟百官提出这个建议之后,没有人回话。

  “如果能够利用洛阳的山川险要,我们就可以在首都不养那么多的兵。”赵匡胤想的是这件事,老百姓养百万大军实在是太辛苦了。

  但是这件事对百官没有好处。

  大家都在东京汴梁安了家,谁愿意搬到外地去呢。

  “朝廷的永固,在德不在险。”赵二当时说了这么一句话。

  百官纷纷支持。

  这一句话锁死了大宋精兵简政的可能。

  当然了,赵二再也没想到,后世是他的子孙在汴梁城,被八十万禁军冗员所苦,却没有人能打仗,这是后话。

  那天之后,赵匡胤就明白弟弟的力量很强了,如果只有德昭不是对手,这也是为什么徐咏之回来,赵匡胤会特别开心,他的筹划是北汉的太原被攻下,就给徐咏之枢密使的职位,控制天下兵权,再封一个郡王,再给德昭封王,再过几年,德昭强了,赵二弱了,游戏就大局已定了。

  遗憾的是,赵匡胤死得比大家预料得早太多了。

  “请官家准徐矜二事,”徐咏之上前跪拜,“其一,彻查大行皇帝驾崩的实情,彻底让天下人之口安心;其二,大行皇帝的万年长寿宫,希望尽快开始施工。”

  王继恩大声斥责徐咏之。

  “太尉,注意分寸!”

  王溥大人微微摇头,王继恩一直都是徐咏之的小跟班,今天突然跟随了赵二,就这么抖威风,真是让人看不惯。

  段美美差点就要说话,被小贵一把抓住。

  “王公公是在警告相公,别激动。”小贵低声说。

  “官家,徐矜言行不当,待我将他赶出去罢。”王继恩说。

  “不!”赵光义坏笑着看着徐咏之,“别,查清楚对大家都好,但是有轻重缓急,大行皇帝的葬礼最重要。朕封你为礼部

  请收藏:https://m.bqga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