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九章 医家儿女_金匮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小贵在李煜的画室里住了三天,太医丞熊世海来给她复查身体,还带着他的孙女巧姐。

  南唐的太医署承唐制,不仅仅是一个医院,而且是一个医学院,太医令是最高领导,太医丞是副职,下面还有药、针、按摩和禁咒四科,分别有博士和助教,许多地方上的名医,都有过太医署进修的经历,最优秀的,最后会选进宫廷当差。

  熊世海是鄂州人,早在后唐年间就是太医署的博士,后晋灭亡后又南下来侍奉南唐,所以他的身份有点不尴不尬,虽然籍贯是南人,是那种可以信任的人,但身份又是前朝的旧臣,所以在南唐宫廷当中,他是个非常尴尬的角色,他擅长妇科和小儿科,颇有几次治好嫔妃、皇子、公主的经验,但皇上对他的奖励:

  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

  至于提拔,那是永远得不到的苦。

  熊世海七十一了,在太医署做太医丞,太医署还有两个叫太医令,一个叫牛正兴,一个叫谢黄恩,两个人都没有什么像样的医术,但是牛正兴是周卓成将军的表哥,走的是李连翘的路子,谢黄恩是皇上觉得名字好重用的人。

  当然两位本身也都身怀绝技:

  牛正兴是给皇家炼丹的,老皇爷李璟吃了他的丹不不久就崩了;

  谢黄恩擅长于各种总结报告,一个太医署的年度总结,他能写得繁花似锦。

  这二位到看病的时候就往后哨,因为知道自己那两下子不怎么样,这个时候熊世海就要顶上去,撑住太医署的场面。

  南唐太医署就是一个专门让老实人吃亏的组织。

  牛正兴和谢黄恩都是从七品下,但熊世海就惨得多,从八品下,靠俸禄只怕连子女教育都成问题。

  金陵城偏偏是个教育大城,知名的好老师一票难求,熊家还必须要住在宫门外,恰好都不在那些名师的学区之内。

  熊世海也是无奈得紧,孙女巧姐六岁的时候,他就开始自己教这孩子读书认字,真是一个苦差。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

  万幸巧姐这女孩认字很快,很快就开始看家里的藏书了,熊太医看在眼里,乐在心里,有个争气的孩子,比自己官再大、钱再多都要幸福。

  但祖孙二人的裂痕,发生在巧姐十岁那年,有天熊世海进宫奉公回来,就听来巧姐在自己书房里念书。

  “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素问》,是医书!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老头儿当时就急了,冲进去就给了巧姐一个大耳光。

  “学什么不好偏偏学这个!你从哪翻出来这个的!”

  巧姐眼泪汪汪的,“爷爷,这是你的书啊。”

  这一刀更扎心了。

  “好好的温庭筠诗词选你不读!读好诗词,才能进金陵的大宴会当名媛,做歌唱演员,以后进宫侍奉皇

  请收藏:https://m.bqga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