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二十五章 高梁河畔_金匮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宋的太平兴国四年,也是辽国的天保十一年。

  六月二十,宋军突入了辽国国境。

  到了六月二十三的时候,宋军的先锋已经和辽军发生了冲突,这一仗生擒了辽兵五百多人,旗开得胜。

  赵光义把大营设在了城南的宝光寺。

  “这是个好名字,”赵光义对李连翘说,“希望佛祖保佑,我军能够旗开得胜。”

  李连翘看看寺院里的雕花:“我不信佛,也不太懂,契丹人好像很多人信佛。”

  “没错,他们信佛,咱们宋人,更多是佛道并重。”赵光义得意地说。

  “无法理解你们北方人,在我们那里,山鬼娘娘才是唯一的主宰。”李连翘说。

  “这就是楚地的特色。”赵光义说。

  “我们楚地比较落后,官家不会瞧不上吧。”李连翘幽幽地说。

  “但是你们楚地的女子,那是相当的动人嘛。”赵光义忍不住扳过来李连翘的肩膀,亲了她的嘴。

  王继恩远远咳嗽一声,赵光义恢复了俨然的神色。

  “官家,得胜口已经被我军包围了。”王继恩说。

  得胜口,也就是今天的昌平区的山口,大家的战场,就在今天的天通苑这一带。

  “牵马,朕亲自去城北!”赵光义得意洋洋。

  一切好像都在赵光义的算计之中,辽人当中的汉人将领,确实出现了倒戈者,除了涿州、易州的守军投降之外,往今天辽宁方向去的州郡,也出现了降宋者。

  现在封锁了得胜口,耶律斜轸的辽军就没有办法支援城内守军了。

  “你觉得如何?”赵光义看看杨业。

  这个新投降的大将眉头紧锁地看着得胜口。

  “官家,臣觉得应该拔掉得胜口,再去对付南京城。”杨业老老实实地回答。

  “潘美,你呢?”赵光义看看潘美。

  潘美揣度着赵光义的心思:“臣以为,应该留下一支兵挡住这里,大军去攻打幽州城,如果打下来,这得胜口何足惧哉!”

  “潘美的想法朕赞同,”赵光义点了点头,“杨业,你负责挡住得胜口,不得有误。”

  “遵旨。”杨业有点隐隐的担心,但他不知道问题到底出在哪。

  把杨业放下之后,赵光义回到了宝光寺。

  兵力是这么部署的:

  定国节度使宋偓与尚食使侯昭愿,领兵万余攻城东南面;

  河阳节度使崔彦进与内供奉官江守钧,率兵万余攻西北面;

  彰信节度使刘遇率军攻东北面;

  定武节度使孟玄喆攻西南面。

  古人攻城有几种攻法,其中之一就是围三纵一,这样的敌人在崩溃的时候会拼命向没有围困的方向突围,这个时候撒出骑兵埋伏这一路,就能取得巨大的战果。

  这种四门攻打,又叫“绝户攻”,就是一个人都不放过、一个人都不让跑的打法,好处是宋人比辽人多很多,如果大家一比一交换,久了辽人一定会灭种。

  坏处就

  请收藏:https://m.bqga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