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27章 启程返回长安_大唐之镇国皇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愔心中的一点郁愤渐渐犹如这绵绵春雨一般,渐渐散去。

  当久违的阳光透过云层的缝隙倾洒下来,照耀着这一片广袤的土地,李愔的心情也渐渐明朗起来。

  一个小人物被隐藏了叛国的事实,塑造成慷慨激烈的英雄,这其实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这件事的后果会如何,是否能够以此激励大唐官员百姓的爱国心。

  若是往后哪怕只有一个人能够受到这件事的影响,愿意去慷慨赴死决战到底,那么就是成功的。

  与之相比,萧嗣业是忠是奸,能否得到应有的审判,又有什么关系?

  于是,当两日之后大军启程返京的时候,萧锐便见到那个依旧意气风发英姿勃勃的赵王,而他自己,却是满脸油腻、黑着眼圈儿,无精打采……

  他害怕啊!

  世家门阀最注重的便是名誉,兰陵萧氏虽然屡易其主,但是在民间的风评甚佳。

  老百姓其实不太在乎你是否满门忠烈,只要地租别收的太狠,盘剥的时候给大家留一个活路,这就是好人家。

  当然,这是寻常情况下。

  可一旦家里头出了一个卖国贼,那可就完全不同了!

  大唐越来越昌盛,吏治越来越清明,生活越来越富足。

  兼且对外战争的胜利一场接着一场,使得民族主义空前膨胀,百姓对于这个国家的向心力、凝聚力越来越大,对于大唐、对于李二的认可越来越重。

  这个时候你们萧家出了一个卖国贼,让百姓们怎么想?

  这个年代,无论百姓还是贵族,最相信的便是“家风”。

  这是“九品中正制”的遗毒,人们笃信什么样的人家就会出什么样的孩子。

  出了一个忠贞节烈的无双国士,那么这家人的“家风”便是忠贞节烈,其余的家人亦会慷慨激昂,死不旋踵。

  反之,出了一个叛国贼的人家,就证明“家风”是歪的,这等“家风”熏陶下的子弟,肯定还会有人通敌叛国……

  这件事情一旦揭开,兰陵萧氏的名声就算是彻彻底底的臭了!

  况且,萧家也绝对不能忍受将来的史书之上,有“贞观十五年冬,萧氏子弟嗣业,通敌叛国”这等文字。

  那是将萧家钉上了历史耻辱柱啊,子子孙孙千秋万世,都要蒙受这等侮辱,倾尽江河之水也永远无法洗刷干净……

  见到神采奕奕的李愔,萧锐心中愈发堵得厉害。

  他觉得李愔这就是在向自己耀武扬威,就等着返回长安之后向陛下觐见,将萧嗣业之事拨乱反正,然而萧家的名誉毁于一旦。

  这个棒槌,一点点的人情世故都不讲吗?

  深吸口气,揉了揉这两天日夜辗转心惊胆颤之下有些僵硬的脸,换上一副笑容。

  走上前拉住李愔的手,笑道:“王爷即将返京,在下祝你一帆风顺……那啥,来来来,临别之前,尚有一事相托,借一步说话。”

  说着

  请收藏:https://m.bqga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