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章 、忽然幸福_重活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排与排之间,都隔着红砖小道,而户与户之间却只有一墙之隔,换句话说,彼此之间只要爬个墙就能翻到别人家去,所以邻里之间很难有什么真正的秘密。

  自然了,这种情况下,各家的交往也就比较频繁,动不动你来借个酱油,我去借点味精,到了晚上还经常的互相串门,关系都比较融洽,比后来家家都有防盗门,来人先隔着铁窗或者可视电话问明身份,就算住对门五六年都彼此见面不认识的情况要好的多。

  ……

  “你怎么了你?啊?”看到唐欢还在发呆,老妈王慧琴皱了皱眉,“快喝啊,再不喝,牛奶就凉了,牛奶凉了喝容易拉肚子的。”

  “啊?”唐欢再次反应过来,连忙低头看向碗中的牛奶。

  看一看,厚厚的一层奶皮;喝一口,满嘴的醇香浓厚。

  这可是正宗的刚挤出来的纯奶,绝对没掺水!

  虽然这种牛奶不能保存太久时间,还必须加温烧开才能喝,但比起后世使劲灌水而且还乱加东西导致有毒的牛奶,那真是……幸福啊。

  又记得了,现在是1983年,市面上还没有大量牛奶供应,这牛奶应该是他小时候这附近飞机场送过来的,因为那时候飞行员都要喝牛奶,所以飞机场有自己的奶牛养殖场。

  当时那个飞机场不过是一个大队编制的军用机场,里面的牛奶供应严重超标,再加上那时候的飞行员对牛奶并不感冒,他们更宁愿吃大肥肉片子,所以每天每月飞机场都有大量牛奶喝不掉,要知道奶牛可是要天天挤奶的,不挤奶就要废掉了。为了不浪费,也为了多点外快,飞机场就干脆搞了个军民合作,每日把大量用不了的牛奶供应给县里的机关单位,而供奶点就设在县政府大门口的传达室。

  在当时,这订奶价格是一毛钱半斤,两毛钱一斤,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低价,不过想想当时的物价以及后来的通货膨胀,再想想那时候机关干部平均也只有四五十块的工资,就能知道这价格也不算低的太离谱。

  话说起来,当时就算是机关里的人,真正肯花这个钱订奶的人也不多,只有家中有老人或者小孩儿的人家才会订牛奶。后来,随着大家收入逐步提高,国家又学习日本已经见效的牛奶政策,大量提倡给孩子喝牛奶用以提高国民素质,也就是全民增高,且那时候改革开放已经深入人心,许多农民也开始搞副业赚钱,牛奶业才开始真正发展起来,而这也是为啥八零后的人大多身高比较高的缘故之一。

  那时候,老爹唐振国由于是大学本科生,是文化人,懂的多,又只有自己一个儿子,所以他就订了一斤奶,主要是给自己以及他漂亮的老婆,也就是自己的老娘喝。但老妈王慧琴却不爱喝牛奶,说喝了那个恶心,反胃,于是干脆都给自

  请收藏:https://m.bqga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