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52章 神秘的风箱_重返1980:暴富从头再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又有新的生意?”

  他们都对朱晓华拍证件照业务印象深刻,心想,这朱老板点子多,多半又是他在开拓新业务。

  这带头的学生也不吭声,半晌才说:“等建好你们就知道了,保证你们从未见过。”

  众人听他如此说,更加心里痒痒,都迫不及待地等他建好,想看个究竟。

  一群人热热闹闹地站在院子里,连部分来照相馆拍照的顾客也都忘了照相,跑到院子中观看。

  这些学生画完桌子上的图形之后,进度忽然慢下来。

  为首的学生搔首思索片刻,对同伴说:“良子,你去问问教授,看把风箱摆在北面第三格是否正确。”

  他对照着手里的笔记本,有点犹疑不定。

  那个叫良子的学生扔下手中东西,骑上放在院外的自行车快速离去。

  此后一连数日,这些学生们都是这般进进出出,他们边施工,边派这个叫良子的学生去医院里请教邵教授,而后继续建设。

  三日后,一个巨大的折叠式风箱被拉来,按照原先预计的方式安装到了木桌上。

  风箱一安上木桌,整个建筑顿时变得有两层楼那么高。院子显得狭促起来,阳光照过来遮天蔽日。

  朱晓华瞧着这个巨型风箱,感叹道:“现在基本已经有相机的雏形了,就是还缺镜头、拍照按钮和显影纸。”

  朱晓华这几天便在到处物色这些材料,他按照邵教授的要求,专门找人订做了这个巨型伸缩式镜头。

  镜头是旧式的,看上去像风箱,又有点像手风琴。

  镜头还缺少镜片,正中央是黑洞洞的一个窟窿。

  他瞧着这个庞然大物,它的体积足有普通电视机十倍那么大。

  风箱镜头全部伸展出去,足足有十多米长,恰好能够到对面楼顶,越过楼顶,能看到外面石窟景区的情况。

  朱晓华要这些学生把风箱第一次伸展出去,风箱碰到对面的窗户,便停了下来,并没能越过窗户。

  “看来高度还不够。”

  有学生解释,“必须把底座升高,否则这么长的镜头派不上用场。”

  情况跟想象中还有点差距,朱晓华只好让他们把风箱镜头卸载下来,把底座加高。

  这底座是一米多高的方形木桌,下方垫有整块石板,想要移走是不太可能的了。

  该怎么样加高底座呢?

  朱晓华瞧了瞧对面的窗户,风箱拉伸后要想能越过窗户,必须得再升高一米多。相当于再叠加一个底座。

  可是如此以来,势必会破坏原有基座的美观,更有可能,由于承重的原因,导致第一个基座损坏。

  这三名学生也犯起难来。

  显然这是躺在病床上的设计者邵教授所始料未及的。

  有学生说:“如果邵教授亲自在这里,就不会犯这种错误了。”

  邵教授躺在病床上,没有亲临现场,没有考虑到周围实验环境的情况。

  这学生自言自语:“要是这个建在空地上,或者空旷的广场上,应该就没有问题。”

  可是这台巨型拍立得相机是海鸥照相馆的,它必须建在院子里,方便管理和看护,而不能建在空旷的广场上任人破坏。 

  请收藏:https://m.bqga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