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2章 这个有诸葛亮重点引荐的年轻人_我在三国搞经济霸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2章这个有诸葛亮重点引荐的年轻人

  “这得何时?”诸葛瑾问道。

  “今年应该会有一个胜负。”陆逊笃定道。

  “难道天下局势真的会变?”诸葛瑾面色有些严肃,喃喃起来。

  天下已经分裂数十年,你方唱罢我登场。

  而且此时距离刘备称帝都已经过去十四年,三国鼎立之势,谁都无法灭掉对方。

  曾经多少次诡谲的战争,预示着某一方可能会退出这场角逐,但接下来的转机,却又让三足鼎立牢不可破。

  所谓的一战定乾坤,在赤壁之战前,天下人都是相信的。

  自从携兵百万的曹操在赤壁大败后,乾坤就没办法快速定下来了。

  但是,这一次关中之战,却让诸葛瑾有些看不懂了。

  这仗是怎么打成这个样子的?

  这数十年来,从来没有一场战争,像这一次这样打得时间如此之长。

  而且怎么看都不觉得要立刻分出胜负来的。

  一方是远征的蜀军,一方是综合实力最为雄厚的魏军。

  蜀军击败了魏军,魏军持续增兵。

  这么看来,战争事态在扩大!

  “局势确实有变。”陆逊神色严肃起来,“你也想到了,从来没有一场仗打成现在这个样子,魏国持续增兵,双方的伤亡人数会大增,这个时候,我们为何要掺和呢?”

  “对了,今年的蚕丝准备得如何了?”陆逊又问道。

  “都准备好了。”诸葛瑾说道,“准备了十万斤运往益州。”

  三国时期的某一种商品非常特殊,还是蜀锦。

  蜀锦的原材料主要是蚕丝,蜀锦太受欢迎了,原材料也跟不上。

  于是吴国就开始资助季汉。

  《太平御览》里是这么记载的:魏则市于蜀,而吴亦资西道。

  意思是,魏国有钱人多,都纷纷买蜀锦,吴国则参与到这个产业链里,给益州提供原材料。

  汉吴两国分工明确,大魏消费市场庞大。

  当然,并不是说只卖给魏国,吴国公卿们也非常喜爱。

  大家都开心。

  陆逊提的蚕丝,就是卖给季汉的蚕丝。

  “好好,仗要打,但钱也要赚,趁着蜀国和魏国打仗,我们既对蜀国赚钱,又对魏国赚钱,这样敌方彼此削弱,我方不断壮大。”

  诸葛瑾突然说道:“我听闻成都出现了一种新的纸。”

  “新的纸?”

  “可以书写的。”

  “那有甚?”

  “如果可以源源不断提供呢?”

  “什么?”陆逊愣了一下,没反应过来。

  “可以源源不断提供,当然,我暂时还是道听途说,从成都传来的一些消息,也不知真假。”

  七月初十,李衡抵达汉中。

  他在汉中拜见了汉中郡太守王平之后,便迅速起身继续赶路。

  直到七月底,才从汉中抵达成都。

  七月二十九日,李衡受到了刘禅的召见。

  李衡穿着官服,在内侍的带领下,进入皇宫。

  大殿内除了刘禅

  请收藏:https://m.bqga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