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9章 大汉的权力变更_我在三国搞经济霸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29章大汉的权力变更

  在这世间,要做成一件事,总是有万般艰难。

  为什么呢?

  因为大家的利益不一致。

  分配利益这件事,非常难。

  能够做好这件事的,都是领袖。

  而且分配利益,往往不仅仅要靠人,更多的还得靠制度。

  如果李衡搞点纸,搞点盐,搞点糖,就能增加季汉的国力,这恐怕是天方夜谭。

  没有强有力的制度做保正,钱只会流向权力的口袋。

  权力的大小和国力的强弱是没有关联的。

  “自然是秉公处理。”李衡接过话。

  诸葛亮是一个行事鲜明的人,他以法家治国。

  “镡纶绝对没有活路了,镡承也将会收到牵连,可能会被罢官。”

  鲁芝说道:“若是如此,恐怕益州人士对李公的意见会更大。”

  “益州人士内部也并非一团和气,意见大的以谯周这些人为主,江州都督李福,谏议大夫杜琼这些人只会旁观。”

  “而且我们手里掌握了太府寺,与谁合作,让谁赚到钱,是我们说得算。”

  鲁芝却说道:“用钱来笼络地方世家,未必能成事,这些地方世家并不缺钱,他们的影响力极大,他们更在乎的是自我保护。”

  “这世间哪有不想要钱的?”李衡笑道,“即便是魏主也缺钱,有时候你不赚钱,钱就必然被别人赚走,别人把钱赚走后,就会变得更加强大,你就相对变弱小了。”

  鲁芝不由得点头。

  这个世界不是静态的,而是随时在流动的。

  不进则退,才是真相。

  鲁芝这个时候才深切明白了,李衡为什么要设立一个太府寺。

  这个衙署实在太重要了,它把新兴产业全部归纳进来。

  马颙突然问道:“那下一步如何?”

  “现在物流商社情况如何?”李衡问鲁芝。

  “目前已经筹备了三百人,调运了好几批商品到巴郡,但若是再继续增派人,恐怕是不行了,毕竟京师人口有限。”鲁芝说道,“大司农下面的官员已经找过下官好几次。”

  李衡说道:“所以还是得等李骧的答复,只要李家愿意接江州造纸所,就可以节省一些从京师到巴郡的物流。”

  说完,李衡站起来,来回走动起来。

  “李公有何事忧愁?”

  李衡突然看着鲁芝,问道:“若是我要组建十万大军,需要多少口粮?”

  鲁芝愣了一下,回答道:“十万大军,若是算上行军和平日折损,十万大军每月消耗恐怕有近十万石,若是李公要行非常之事,恐怕至少要准备百万石的粮食。”

  李衡又为难起来。

  真的要打起来,肯定不知百万石粮食。

  水师至少操练三年才能动手。

  而且筹备兵力恐怕都需要一年。

  养四年的水师,需要近五百万石粮食。

  不同距离损耗不同,最合理的是至少七百万石。

  每年近两百万石。

  更可怕的是,接

  请收藏:https://m.bqga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