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16章 这是一场腥风血雨!_我在三国搞经济霸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16章这是一场腥风血雨!

  建兴十五年注定是多事之秋。

  自去年曹魏在陈仓战线遇挫之后,洛阳被迫发布了新一轮的强征兵役的政令。

  曹魏财政面临进一步的压力,有人提出再次加税,被曹叡强压住。

  在巨大的外部矛盾下,二月中旬,洛阳高调宣布设立太府寺,统管天下商贸。

  太府寺暂由曹魏大司农崔林统管,魏廷开始拟定《大魏商社管理条例》。

  至此,改革之风,终于从益州吹到了洛阳。

  与改革一起到洛阳的还有造纸术。

  献上造纸术不是别人,竟是凉州大都督曹爽。

  这让曹叡兴奋得一晚上没有睡好觉,可惜第二天,散骑常侍刘邵的建议下,曹叡决定暂时放弃造纸。

  刘邵的建议让曹叡无话可说:一旦朝廷大量造纸,对孙吴的购买需要下降,势必摧毁孙权心中最后的需求。

  到时候,孙权大概率会提兵十万,再临合肥。

  曹叡自然不惧孙权,可是现在关中战局打成这样了,孙权再在东线插一腿,曹叡估计又睡不着觉了。

  所以,曹叡决定暂时放弃造纸。

  但阳谋的可怕之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李衡可不止将造纸术给了曹爽一个人,他给曹爽,是希望能增加曹爽在魏国的政治筹码。

  但他让人把造纸术传到了魏国民间。

  这种暴利,很快一定会被地方大族盯上,然后在地方大量造纸,最后被京师高官盯上。

  只要有巨大的利润空间,造纸将如同洪水猛兽一样席卷整个魏国。

  曹叡?

  他只是皇帝而已,能在大势面前强行摁压吗?

  建兴十五年年初的变动不仅仅只是曹魏。

  几乎是同年同月,孙权在建康设立太府寺,由孙吴大司农刘基统管,并且也颁布了《大吴商社管理条例》。

  孙权的这一举动,无疑是想加强对魏国的纸张输出,以及去年吴商在江州失控事件。

  李衡的商社管理条例中不仅仅有股份制这种利益分配制度,还有对商社的具体管理策略。

  例如商社登记政策,没有太府寺登记的商社,都是违法的,需要缴纳巨额罚款,然后限期一个月之内在地方官府登记。

  最后汇总到太府寺,太府寺派人定期到地方巡查核实。

  所有的政策都离不开拟定、颁布、执行、监察、修正。

  太府寺几乎走出了一个闭环。

  不仅如此,孙权还在武昌和建康分别设立了织造司。

  至此,三国进入改制期。

  新的平衡出现。

  当然,在这个月,政坛上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司马懿的回归。

  二月中旬,司马懿重新回到军政界,在洛阳集结两万大军北上,曹叡还命令毌丘俭在幽州再征调两万兵马,统一由征北大将军司马懿指挥。

  司马懿的回归看似远离了三国核心战场,但却表明曹叡弱司马的失败。

  在诸葛亮的第五次北

  请收藏:https://m.bqga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