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5章 汇聚四方之兵,攻守要易形了!_我在三国搞经济霸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依然没有太大的变动。

  第五次北伐之后,曹魏也没有想到,关中的战局,竟然会到这一步。

  尤其是第二次关中之战和白帝山之战,吴魏脆弱的联盟被击垮。

  连续投入的数十万兵力,不但没有撼动诸葛亮的兵锋,在损失陇右之后,京兆的民生还被蜀钱打垮了一半。

  频繁的、巨大的变动,让原本已经在平静局面习惯的所有人,都感到了空前不适。

  无论曹魏还是孙吴的强硬派们,都已经开始悄悄行动起来。

  到了七月,益州开始连续半个月下雨。

  山峦之间弥散着层层白雾。

  雨水间,乡村里,大量的壮丁登记之后,与家人短暂告别,便踏上了前往重庆的路上。

  他们越过高山、翻过田野,穿行在泥泞小道上。

  也会在半路听到说书先生那些热血澎湃的故事,畅想着自己荣耀故里之后,锦衣加身。

  还会听说大将军当年在关中,谈笑间败敌千里之外的故事。

  这个时候,李衡披上蓑笠,骑着马,带着人,也赶往了重庆。

  在大雨之后,他看到了雄壮的山脉,缭绕的云雾,迤逦前行的队伍,还看到了气势汹汹的长江滚滚向东奔腾。

  他听到山间传来嘹亮的歌声,看到长龙一样的商队。

  堆满了改变世界的新盐,装载着撬动两个大帝国的蜀钱。

  终于,早已麻木的内心,也升起了一股久违的豪情。

  历经三年,他从御医之子,一路走来,成为季汉的大将军,即将展开他的第二步战略。

  七月十五日,中元节,李衡抵达重庆。

  此时,重庆已经云集两万府兵。

  加上之前的三万多,总兵力已经超过五万。

  还有大量的府兵,接到大将军的征集,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

  重庆军器监,也在短短数月扩建了十倍。

  一批批铁矿运输进去,炉火日夜不停地燃烧。

  数不清的弓箭从军器监的作坊里一车车运出来,无数把锋利的刀、枪存和甲胄放到武器库中。

  大批粮食在官道上大张旗鼓地运作。

  大汉物流商社的成员,一个个精神抖擞,将一箱箱写着“粮”的箱子搬运到运输船上。

  不需要站在城头,渡口的其他商人、船员都能看见。

  城中报纸,连续一个月都在用激情昂扬的文字,报道着十万王师汇聚重庆,大批粮食沿着嘉陵江北上的新闻。

  甚至在重庆设立的大将军府多次公开表示,关中魏军已经是强弩之末,朝廷会不惜一切代价,往关中持续增兵,完成对长安的收复。

  这样的消息,在重庆不算秘密,大量的吴国细作将消息传回江陵、武昌、建业。

  结合去年的关中之战,结合李衡之前在益州的大动作,吴国很顺理成章地就相信了重庆的所有消息,没有疑心。

  等李衡抵达重庆后,整个重庆的气氛变得更加高涨。

  他先去重庆大学,见到了《招贤令》下,许多来慕名而来的工匠,并和工匠促膝长谈。

  随后亲自在重庆大学题字,受到了全校的热烈欢呼。

  离开重庆大学,他又去了东门,在东门的商业街,他高调的宣布,汉吴两国是最坚实的盟友,重庆不会设立收取吴国商人的任何商税。

  这无疑赢得了无数吴国商人的好感。

  这也将让吴国当局更加坚定地相信,他李济安是铁了心要与魏国干到底的。

  七月二十日,重庆,大将军府。

  “大将军,这是钱行昨日送来的,上半年,我们铸造了一千万枚钱,重庆的钱行拿到了六百万枚,另外四百万钱,送到了关中斜谷口。”

  “按照一万钱一斤的细盐,重庆的六百万枚钱可以兑换出去六万斤。”董宏说道,“但今年重庆卖出去的盐已经超过十万斤,关于钱,我都核实过,没问题。”

  (一枚蜀钱价值一百钱)

  请收藏:https://m.bqga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