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章 “绵流”_地球上的一百亿个夜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明都最后一次见到父母,他已经忘记是在什么时候。江城应该是在下雪,那可能是父母车祸死前一年的冬天吧,边上的河面结着流淩,太阳早已旁落,最初的星星升到了半空,月光清冷而皎洁。

  凭着路灯的光亮,在两个模糊的人影面前,他感到拘谨而疏远。

  那时候,他对他们说:

  “我会回去的。”

  对于他来说,遇到历书以前的生活只剩下了几个片段,只偶尔会从记忆中浮起。短暂的二十年的人生相比后来李明都所遇到的庞大世界,就像是一个昨天翻身时做过的梦。有的时候,他甚至会怀疑自己度过的时间是否是虚假的,如果他以不定型的身份度过了余生,既不真正知道历书的神力,也不曾再次经历意识穿越的神秘,那么他的记忆是否与他自己的幻想也无法区分呢?

  他并不确切地知道这一点。

  在意识的流动中,遵循想象而活与遵循记忆而活好像没有太多的区别。从物质的角度出发,记忆是动物进化而出的一种经验机制,这种经验机制的存在客观上防止了诸多的危害的发生,成为动物适者生存史上浓墨重彩的一次突变。可它却组成了人的意识,组成了一个主体他全部认知功能、思维功能与逻辑功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意识想要认知世界,就要首先通过自身,于是记忆便不可或缺地渗透到人的全部的观念与思维中去了。在李明都的时间中,大概是几个月以前,他和一个球体谈到过灰球不理性的突围。

  这个球体是个黄色的中型球体。它是那么说的:

  “因为灰球相信。他相信那万一的可能,相信会有奇迹和神秘。”

  “但那不愚蠢吗?”

  黄色的球体像是听不懂这个词语一样露出了惊诧的表情:

  “可不那样做,不就没什么好做的吗?”

  不定型在茧内端正地站立着,尽管没有寒风,但李明都却感到了冷冽。黑墙遮挡的天空没有任何光亮,但他反而借此更加看清了包裹他的壳的边缘。壳并不存在物理物质的边界,但为了接洽李明都接下来的视角,天球为它套上了又一层壳。这层壳会反射出他的五感信号流动,但存在一个很小的几乎可以忽略的折射率,这个折射率便决定了从壳中使用肉眼见到的世界与肉眼直接看到的世界存在微小的差别。

  两个世界都是不准确的。

  那个东西就存在于他视野的倒影里。

  在往黑墙上看的时候,它像是从黑墙边缘落下的月光。在往洁白的外壳上看时,它是高大的素覆盆下幽幽的暗影。

  它是天球。

  它对他说它会帮他回去。当时,李明都自己并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怎么想的。他唯一记得的是他脱口而出的不是那早就蕴藏于心无比急切的同意,反倒是一句声嘶力竭的质疑:

  “你既然知道一

  请收藏:https://m.bqga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