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五章 张公_被体育生高黄文宿舍文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孙权不傻,他当然知道此时集众人之力针对朱家或是顾家才能使利益最大化,但他也知道世间不是所有事情都能用利益来衡量。

  且就算顾徽并不是在孙策酒中下入迷药之人,这几个世家豪族的手脚多半也不会干净,孙权相信其中一定有他们的参与,但具体是哪一家,是哪一人就不得而知了。

  见到孙权如此坚定,鲁肃等人也无话可,他的行为虽然不算理智,但却意外地让众人安心,一个有情有义的君主,可比薄情寡义之主好上太多了。

  等到孙权带着鲁肃登门拜访张昭,正走到了门口的时候,孙权才觉得有些不对:张昭素来不喜鲁肃,自己怎么把这茬给忘了?

  果然在张昭出门迎接的时候,在看到鲁肃时下意识地皱了皱眉,但张昭并没有什么,只将这一主一臣迎入屋内,几人安坐在席上,看着张昭古井无波的眼神,孙权知道,张公这是对自己一直没去找他议事而不满。

  张昭心里当然会对孙权有意见,同为孙策的托孤大臣,周瑜日日出入将军府是人尽皆知之事,而自己却迟迟没有等到孙权的召见,也幸好吴太夫人以孙权年幼有主见为由安抚过自己,才没让张昭一气之下甩手不干。

  至于孙权为何不将被孙策视为‘管仲’的张昭也纳入自己的核心圈子,到底还是张昭日后有着‘带投大哥’这一个洗不干净的污点。

  其实张昭是一个铁骨铮铮的忠直之臣,在正史中苦谏孙权不要亲自射虎、因为孙权经常喝的酩酊大醉而发怒、反对孙权册封公孙渊而退居不朝,致使孙权盛怒命人以土封门并放火,但就算如此这位老臣也仍不屈从。

  这样一位忠臣,为何在面对曹操时却变成了‘带投大哥’?

  这其实不难理解,在阶级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

  面对着高举汉廷大旗的曹操,一直深受儒学教育影响的张昭生不出半点与朝廷对抗的念头,而他在原本轨迹中的一系列政治举措,正是受到阶级局限性的影响,毕竟让儒家学士投降容易,但想让他们造反却是难上加难。

  即使汉朝廷背后的实际掌权人是曹操。

  而张昭不喜欢鲁肃,多半也和鲁肃扬言要‘建立帝业’有关,只不过不好直,于是托以鲁肃狂妄为由,要汉末的狂士可是数不胜数,张昭为人也并不刻薄,为何独独不喜鲁肃?想必鲁肃比之常饶独特就在于他喊出‘称帝’这个口号。

  值得一提的是,后来张昭也意识到了汉朝廷已经是名存实亡,且曹丕已经篡汉自立,所以张昭也并没有阻止孙权称帝,仍然献上贺词,但却得到了孙权一句:“如张公之计,今已乞食矣。”吓得张昭伏地流汗不止。

  如今的孙权自然不会如此,但他也不会将大

  请收藏:https://m.bqga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