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七七章 东华门外,状元唱名! (中)_一品江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予官阶后,官家又赐下御笔、文房四宝等雅物。官袍鞋帽等穿着,还赐每人钱三千贯,为期集费。

  所谓‘期集’,是集会的意思。金殿唱名,不过是进士及第后,一系列的典礼和庆祝活动的开端,后面还有诸如琼林宴、金明池赐宴、状元局、拜黄甲、叙同年、朝谢、谒先圣先师、编登科录、刻题名碑等,这些都是由朝廷主持的庆典。除此之外,新科进士自己也要举办各种庆贺和宴集活动。

  整个阳春三月里,都是进士们法定的庆祝时间,就算招妓也没人管,而且是皇帝出钱。只有这样,才能突显进士及第的优越性。

  谁都知道,这种市恩手段,其实是为了宠络士子,培养他们对大宋皇朝的忠心。但身沐皇恩之下,很难不生出感激之心,继而生出报效之念。

  接下来该轮到今科状元郎,代表全体进士谢恩了。按规制这种谢表,应该由上任状元提前指导他写下,然而陈恪这状元来的太突然,根本毫无准备。

  好在每逢大比之年,状元郎的应试文章,和他的谢表都会传遍天下,陈恪虽然没写过,也有大概印象……无非就是些华丽谢恩的骈文而已。方才在进宫的路上,引导他的礼部官员,就提醒他赶紧构思一篇谢恩文了。

  冗长的唱名、赐服、赐告身的流程,整整持续了一个多时辰,足够他平复下心情,构思出一篇花团锦簇的文章来了。

  赵祯听完陈恪抑扬顿挫、华丽到掉渣的谢恩疏,便笑着点头。

  传胪大典到此结束,新科进士们退朝,继续下面的流程。但官家并不退朝,在宝座上遥望,目送‘三鼎甲’由御道出正门。但见鼓乐前导,礼官捧榜,三鼎甲后随,由御道正中出大庆门、宣德门,一直上了御街。

  这才收回目光,对众相公笑道:“寡人的新科状元,果真是文采风流第一等,竟能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做出这样一篇上乘的骈文来。”

  众相公都是文学名臣,对陈恪这篇‘谢恩疏’自有评判……文章应该说是很不错的,但集两代状元之力,写出这种水准,还是令人淡淡失望的。但听官家这样一说,大臣们顿时又对陈恪刮目相看。骈文比古文难写,有格有韵,必须要反复推敲才能合乎规矩,陈恪能现场脱口就作出一篇,非但无错,还很有水平的骈文来,不愧状元之名了。

  “状元郎确有捷才,为臣恭喜官家。”韩琦出声道:“不过他在谢表里也说了,身为有官人,蒙官家破例,感激之余又倍感惶恐。不知他有什么好处,竟让官家破这个例?”有官人中状元,把开国以来对官宦子弟考进士的限制,彻底消灭殆尽。对这些相公来说,自然是好事儿……谁家还没个要考试的儿孙么?

  但他们必须弄清楚,官家开恩的原因。既往的功劳肯

  请收藏:https://m.bqga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