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二八章 七夕(中)_一品江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睹!”

  于是哀乐声又起,灵柩继续前行。但方才肃穆哀伤的气氛,却再也回不来了。

  接下来的路程,赵家兄弟没了风光的感觉,总觉着百官在指指点点,嘲笑他们一般。赵宗实的一张脸,更是涨得通红,他其实是反对追封赵宗辅为王的,更希望能低调回京,毕竟这厮死得太不光彩,但朝廷非要隆重安排,他也只能硬着头皮受着,结果怎样,真就丢人现眼了……

  陈恪虽然休假在家,但也不能把和赵宗实家的矛盾摆到明处,便和苏轼兄弟两个,也换了素服,混在官员队伍里,远远的冷眼旁观。

  “哈哈哈……”回到家里,苏轼忍不住放声大笑起来:“痛快痛快,不知道哪位仁兄,一语道破天机,给我等出了这口鸟气。”他是三人中,道德感最强的一个,自打知道赵宗辅的死因后,就一百个别扭,要不是陈恪和苏辙拦着,非得也写个联子,好好讽刺一下那位为国精尽人亡的贤王爷。

  “回来想想,怎么觉着今日的隆重安排,就是为了让他们兄弟现眼呢?”苏辙却面带忧虑道:“如果是这样,只怕赵宗实的太子之位,并非如传闻那样水到渠成啊。”

  比文采口才,他都逊于乃兄,但论起政治智慧来,苏轼却拍马难及。他想到知宗正寺的乃是赵宗绩的父亲赵允弼。也正是赵允弼,在官家面前为赵宗辅求到了郡王的追封,并一直主张极尽哀荣。

  假设赵允弼早知道赵宗辅是死在妓院的话,那么他的推测就成立了……有道是上阵父子兵,赵允弼没道理不帮着儿子,让赵宗实兄弟丢人显眼。

  陈恪看看苏辙,没有接话道:“管他呢,你们不去陪夫人,我可要接小妹出去逛街了。”

  “过糊涂了吧,今天是七夕。”苏轼笑道:“不在家过节,你却要去哪?”

  “哦,今天是七夕啊,我说咋那么多卖‘磨合罗’的?”陈恪挠头道:“那就不出去了。”

  七夕,并非后世想当然的那样,是中国传统的情人节,事实上上元节才是。而七夕,其实是女儿节,这一天晚上,女人们要盛装打扮,陈列花果、女红,各式家具、用具,礼拜七姐、穿针乞巧。汴京城的百姓,还要结彩楼于庭中。唤作‘乞巧楼’,为的是放置‘磨合罗’。

  所谓‘磨合罗’。俗称‘泥孩儿’,南方人又管它叫‘巧儿’。顾名思义,就是些可爱的泥娃娃,是妇女们用来拜月求子的。

  这一天,是女人家的节日,陈恪自然不好让小妹溜号,便怏怏返家。回到家里。曹氏也在张罗着过节,把个好好的府上,弄得花枝招展。陈希亮和陈忱、陈慥也被指使的团团乱转,没办法。谁让这日女人最大。

  趁曹氏没看到自己,陈恪蹑手蹑脚溜回自己的院子,结果看到那群倭女也在摆设瓜果筵席。顿

  请收藏:https://m.bqga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