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28章 内相_逍遥小地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兵分驻天下,是由十二卫来管的,但本身十二卫的高级军官也管不到下面军府,各军府在非战时都是相对独立的,由各军府的折冲都尉们管理。

  而他们也只有统兵权而已,并没有调兵权,调兵权是握在兵部手里的,跟十二卫并不相搭。

  就算是十二卫的大将军,平时也都没法调动本卫的府兵。而各军府的折冲都尉们虽然平时管着本府的府兵,但没有兵部的兵符,没有本卫的军令,也是无法调动一兵一卒的。

  真要打仗,兵符合一,而且多是抽调各府府兵集合,然后由皇帝选派将领统兵出征,在这套制度下,统兵、调兵、选将的权是分开来的,兵和将又是分开来的,兵和粮草、武备更是分开的。

  再加上府兵平时耕地,战时出兵的特征,更导致了唐朝的军官很少能把军队私有化。

  现在在各道设一个帅司,常设一个经略安抚使,但也并没有打破这一套制度。

  经略安抚使仅相当于是兵部在各道的一个派出机构的主官,他们平时的职责就是管理兵籍,负责点选府兵,战时则负责动员征兵,后勤保障。再有就是能够管理一道的乡勇土团之类的。

  帅司的权力是不大的,更不可能拥兵自重。

  但设立这个帅司又是有必要的,能够总抓一道的军事方面,搞的主要还是后勤保障这块。

  道内各军府,依然还是受兵部、各卫的双重管辖。

  不过道一级官衙还有一个特征,就是各分司能够直接管辖下属的各州县里的分管业务了,比如说漕司,能够管全道各州县的漕运,仓司能管全州的仓储等等。

  既是条条又是块块。

  朝廷中央呢,不必再垂直管理近四百个州的具体事务,而是只对接这十七道就好了。

  “那么边疆六大都护府是要撤消了吗?”

  “嗯,各道正式设三司衙门,派出三使的时候,都护府也就可以改名了。”

  都护府和都督府其实性质是一样的,都是在边疆要紧之地,出于军事需要设立的,长官既管军也管民,这是考虑到特殊性,为便于守疆。

  可如今形势变化,如果实设到道一级衙门,那么就算不再设都督府、都护府,其实边疆诸州,也不再是各自独立的,道级的衙门一样能总管一片地区的行政和军事防御等。

  “那明天召李逍入宫来,再和他详细谈谈这三司的事情。”

  “好。”

  “到时臣妾还要亲自向李逍问罪呢,居然教导太子饮酒。”武氏仍然是没忘记此事。

  “算了吧,一点小事,男人喝点酒更有气概。”

  “可太子才七岁不到。”

  ·······

  政事堂。

  李义府有些阴阳怪气的用手指敲着桌子,“诸公知道现在长安坊间如何称呼李逍吗?”

  “称呼李逍的不是什么样的都有吗?”

  鬼见愁,活阎罗,还有能臣干吏,奸佞之臣等等都有,反正李逍这人在长安城里,赞誉者有之,鄙夷者也有之,总之就是褒贬不一。

  “李逍现在又有一个新称号了,有人称他为内相,说他是天子私人。这啥意思?不就是说他李逍虽没拜相,没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衔,可却已经实际是宰相了吗?”

  李逍确实没拜相,可李义府觉得李逍还真就是个宰相了,因为皇帝事事都要跟这位秘书监商议,甚至经常把李逍想出来的各种想法抛到政事堂来堂而皇之的商议,甚至还要推行。

  许多时候,李逍的话甚至比他们这些宰相的话还受皇帝重用,这不是气人吗?

  当初费了那么大劲,没让李逍当上兵部尚书,可人家现在依然成了内相。

  “要我说,还是得把李逍赶出长安城去,最好十年八年都别让他回京最好!”

  请收藏:https://m.bqga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