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零八章 不明确原因_心理禁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相似么?

  找到了这个相似点,陆然有了更全面的信息。

  他再一次在脑中拼凑这些信息。

  如果说在地铁里,她恐惧的是拥挤,在巴士里,她恐惧的是移动,在胡同里,她恐惧的是狭窄,也就是说,每一个地点,都代表了电梯的一个特征。

  只要是和电梯有相似点的地方,她都有可能产生症状。

  那么,电梯本身,还是根源。

  如果放任这个症状发展,她还有可能在其他的,和电梯有相似特征的地方发病。

  可是怎么控制她的症状呢?

  电梯,余坤已经尝试让她乘坐电梯,并且她也曾经做到了。

  为什么还是发病?

  陆然的脑子里在快速转动,眼睛却没有离开徐乐,他还在保持和徐乐的对话,并且对她说的话给予积极的回应。

  此刻,徐乐正在描述余坤是如何对她进行行为调整的。

  她自己也感到奇怪,她以为自己已经痊愈了,她已经不害怕电梯了,她也说不出电梯究竟有什么可怕的。

  “你曾经在电梯里出现过事故吗?”

  “没有。”她想了想,然后摇了摇头。

  “那有什么关于电梯事故的新闻,影响到你了吗?你仔细想想。”陆然问得很细。

  这一次,徐乐回想的时间更久了,但仍旧摇了摇头。

  她想不出自己恐惧电梯的明确原因,只是在某一天早晨上班的时候,莫名地产生惊恐发作的症状。

  这种情况,真是够奇怪,够让人摸不着头脑了。

  而陆然却没有打算就此放弃,他也没有显露出苦恼的表情。

  因为,就在刚才,徐乐的两次摇头,让他在混乱的思绪中,跳出了一个清晰的猜测:

  她的恐惧,不是来源于她意识中,某一个明确的原因,而是在她的潜意识中的某个,不明确的原因。

  也就是说,她恐惧的根源,在她自己清醒的记忆中,是没有印象的,但是的确存在某一样东西,或者某件事情,对她产生了刺激,只要这个刺激一出现,她就会发病。

  而问题就在于,她自己,并不知道这个刺激源的存在。

  难道,她不害怕电梯本身,而是恐惧它的某个特征?

  可是那么多特征,都能让她发病,究竟要如何确定是哪个,或者哪些特征才是关键呢?

  “我准备对你进行行为治疗。”

  听到陆然的这句话,徐乐有一些吃惊。

  “什么?您不是做催眠治疗的吗?余医生对我就是用的行为治疗,怎么,你也要用一样的方法帮我治疗?”

  徐乐觉得,行为治疗她已经尝试过了,再做一次,那还有什么辅助治疗的必要呢?

  她没有说出口,但是陆然明白她的意思。

  陆然不紧不慢地解释道:“余医生对您做的行为治疗,在方法上,叫做\'系统脱敏\'。系统脱敏的原理,就是让您一点一点地、暴露在自己恐惧的事物面前。

  比如,先是让您看一张电梯的图片,当你觉得自己可以承受,不会产生不适以后,再让你真的到电梯到门口,靠近它,甚至是触摸它,最后,再尝试站在里面。

  而催眠,同样可以做到这一切。”

  徐乐似乎听明白了,她认同地点了点头。

  只是,她在点头的时候,眼睛已经自然地闭上了。

  陆然的声音,在她的耳边,清晰,舒缓。

  “好的,现在,我带着你,走到了你的办公楼里,在一楼,你走进大门,看到了电梯的门,门旁边,是每一层楼的按钮。

  你看着它,如果你觉得自己可以承受,就抬手,按下一个楼层的按钮。”(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bqga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