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章 无可奈何李世民_盛世太子李承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闯了东宫,这是大罪。太子殿下召集几位留守在长安的宰相共同商讨由丘行恭审理并无差错。萧德言是当众污蔑太子殿下残暴不仁并非简单的顶撞,而且是刑部依律治罪无可更改。

  玄德门乃是东宫的北门,朝廷大臣去东宫应该走嘉福门,嘉福门并未关闭,说关了玄德门不知道太子在东宫里做什么的人其心可诛。

  若非是卢布带人闯东宫,左右监门率不做为,太子殿下又何必关玄德门,整训东宫四率呢?

  如果此时陛下下诏赦免卢布与萧德言,东宫威严何在?天下人又将如何看待陛下?

  陛下呀!太子殿下备位储君既承其重,亦该受储君之尊荣啊!”说话的是中书舍人高季辅,向来以敢谏闻名,很得李世民信任。

  李世民听了他的话也沉默下来,岑文本一听就知道坏了。

  “启奏陛下,房仆射求见。”一个小太监进来回道。

  李世民正想问问房玄龄的意见,却见房玄龄一进大殿就满面春风地道:“太子殿下发下谕令,要出宫慰问长安历年来因为战争伤残的士兵和阵亡军士的遗孤、遗霜以及一些贫苦无依之人。

  另外发令天下各兵府需令各果毅校尉组织慰问,要求他们慰问以后还要把下面的困难写了奏表反映到兵部。说吃水不忘挖井人,今天的安定日子都是无数将士用生命换来的。如今大唐的日子好过一些了,就要分点余力照顾好他们和他们的家人。

  这个令谕一下,吏部尚书侯君集、兵部尚书李世绩还有一群老将都上表附议。”

  “恩,承乾想的很周到,你们尚书省就把太子的令谕发往全国吧。”李世民脸上露出缅怀之色,似是想到了他当年四方征战时的场景。

  房玄龄听了就要告退,却听李世民道:“玄龄,最近长安的事你怎么看?”

  “陛下若是不放心,可早日回长安城。”房玄龄当然知道长安城已经成了太子和魏王的战场。

  “不用,你看是不是再训斥承乾几句?”李世民现在对李承乾是狗咬刺猬没处下嘴,让他很不爽。

  “太子殿下乃是国之储君如何能无缘无故的加以训斥?”房玄龄依旧是轻声慢语。

  “你看他近日在长安城干的事……”李世民在李承乾和李泰之间习惯性地拉偏架,刚才又听了岑文本那一套说辞,这会儿就想惩罚一下李承乾,抢过薛仁贵来。

  “可是太子殿下最近没有做错什么啊!”房玄龄有些无奈,他在李世民面前从来都逆来顺受。

  “你也认为承乾没有做错什么?”李世民有些疑惑。

  房玄龄呵呵呵一笑道:“何止是臣认为太子殿下没有错,太子殿下做的这些事情留守长安城的几位宰相不都觉得没有错吗?

  而且臣昨天还看到魏征送来的奏表,夸赞太子殿下近来行事进退得当威仪持重有明君风范。”

  李世民终于点点头,有些无奈地道:“既然玄成也这么说那就由得他吧。”玄成是魏征的字。

  此时岑文本肠子都悔青了,自己跳出来那么快干什么?

  自己已经是宰辅重臣了,参与到储位之争有百害而无一利。

  但是扪心自问,他是真的看李承乾不顺眼,尤其是他近来做的事,更是让他觉得只有秦始皇、隋炀帝这样的暴君才能做的出来。

  所以忍不住就听了李泰的传言找来一大堆奏本给李承乾上眼药。

  好在这会儿李世民因为得不到薛仁贵心里也很不舒服,没有计较这些。

  但是高季辅却把消息传给了他在京城的好友诸遂良。

  跟岑文本看不上李承乾一样,诸遂良也十分的看不惯李泰,觉得李泰就是孔夫子说的‘巧言令色鲜仁矣’,所以这次虽然李承乾没有联系诸遂良,但是诸遂良和他的同党还自觉地配合着李承乾。

  请收藏:https://m.bqga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