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零九章 螳臂当车_盛世太子李承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呜啦说一大通自己的话,但是具体的施政方法他一条也说不出来,主要就是因为他没有认真地考查过当地情况。

  国君听完只能告诉他你说的道理很好,可是我没有办法实行。

  孟子就是个喷子,只不过当时没有网络跑着去全国各地喷人。

  但是喷子在古时候也不受人尊重人家都叫“叟”,后来还人不脸地解释说“叟”是尊称。

  后人都说孔孟之道,其实孔孟是有分歧的,我想孔子真能看见孟子的话,一定会背过身去一句话都不跟他说。

  再后来的法家他们是要做详细调查研究的,但是他们是站在统治者的立场上做调查和分析,所以法家的东西很容易以政令的形式出台。

  先秦以前法家那些人去一个国家游说的时候,一开口他就能切中这个国家的要害,拿出可行的条款。

  这也是秦朝由法家建立的原因。

  但是法家光从上头看问题就难免出现苛政,这个时候就需要孟子这样的人来纠偏。

  从西周后期中国的政治精英就不再从民间吸取好的经验,虽然偶尔会有一些从底层上来的人,但是他们也是读儒家经典上来的。

  而且这些人也只有自身的经验,并不能汲取更多的底层经验形成新的思想理论。

  这一情况一直到民国,民国的政治精英虽然不再以孔孟为教条了,但是他们以洋人的东西为教条的。

  直到***亲自到基层做调查(写了《湖南农民调查报告》),形成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一理论,才一改这两千多年来的风气,重新继承了舜、周公等圣人获取政治理论和政策制定的基本参考信息的方法。

  李承乾随随便便一搞就想改变李世民获取信息的途径简直就是螳臂当车。

  李世民纳谏是有选择性的,他是因为怕上面的大臣欺瞒他,所以他要听一听底层的官员怎么说。

  所以尽管李承乾一改常态劝说李世民,李世民依然嫌弃他,只是看着城墙下的将士们才勉强露出一个温和的笑容道:“难得尔等忠心为国,朕确实该听一听尔等之言。

  你们既然说不该把漠北诸部的降卒放回漠北,那你们说说留着他们做什么,难道让朕把他们都坑杀了?”

  “启奏陛下,臣等以为他们也是爹生娘养长到十几二十几岁能打仗能干活了,就这么杀掉怪可惜的。听说太子殿下有意发配他们去给咱们大唐挖金山,就让他们去挖金山吧。”

  此言一出房玄龄再也忍不住了,当即站到城垛边向下面大声喊道:“当年突厥强盛时,每次南下劫掠都要裹挟我大唐百姓回草原为奴为婢。陛下对此向来十分反感,曾多次要求突厥归还我大唐百姓,后来大军擒获颉利可汗才把我大唐百姓全部解救回来。

  正所谓己不欲勿施于人,我大唐乃是礼仪之邦岂能行此蛮夷之事?”

  本来房玄龄还不想跳出来,可是他已经看出来这件事就冲他来的,如果他不作出反击后面的事肯定更难办。

  “梁国公你不要再胡说八道误国误民了。”李承乾毫不客气大斥责房玄龄。

  李承乾既然已经不寄不希望于李世民,那就只能自己站出来。

  李世民和城楼上的大臣都震惊地看着李承乾。

  心想这事不是跟你没有关系吗?

  请收藏:https://m.bqga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