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章 东宫第一号令_盛世太子李承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孤王希望你能早日翻然醒悟,做一个对大唐有用的人。”李承乾淡淡地道,他现在的目的是把书发下去,可不是吵架的,所以只提一句骂孔颖达不会做老师的《师说》。

  这当然是李承乾的一厢情愿了,令狐德棻平生最敬佩孔颖达的学问为人,要不然也不会因为孔颖达跟东宫决裂。

  这部《四书集注》令狐德棻早就在孔颖达那里看过了,尤其那篇是《师说》更是令他极为不满,对李承乾比孔颖达的怨气还重。

  反倒是孔颖达这些日子赋闲在家,仔细回想他与李承乾接触的桩桩件件,也觉得自己有些过份的地方。何况现在长安城都知道李承乾是奉了长孙皇后的遗命在东宫韬光养晦,自己也觉得把李承乾逼出来不知道是福是祸,内心深处反而有些自责。

  另一方面他已经年过七十告老还乡,牵扯进卢布行刺李承乾的事件,被软禁了半个月现在全身而退,对很多事情也释然了,并没在意李承乾《师说》里挖苦与讽刺。

  令狐德棻闻言心里大怒,也不顾这是在元旦大朝上内外臣僚看着直接反驳道:“太子殿下此言大谬,孔先生乃是东宫师傅教导太子殿下无论寒暑,太子殿下不说感恩却写文讽刺,实在不该啊!”

  令狐德棻此言一出大殿上立即安静下来了,要知道现在的李承乾可正如日中天的时候,不是前些时候什么芝麻绿豆大的小官都敢写奏疏弹劾的李承乾了。

  果然李世民和李承乾听了都沉下了脸,虽然李世民曾经有过废太子的想法,但他现在不想了,就觉得他那些想法都是东宫诸臣一天到晚在他面前说李承乾的坏话影响了他。

  李世民可不记得他曾经因为张玄素、于志宁等人敢于上谏劝李承乾而赐下无数礼物的事了。

  “放肆!”不待李承乾发话萧禹先站出来了,满面怒容地盯着令狐德棻道:“孔颖达与张玄素等人包藏祸心,太子殿下不追究他也就够了,怎么还要感谢?

  今日太子殿下所赠之书老臣全都看过,微言大义精妙绝伦正是百官要好生学习的书,怎么还有不一样的说法?”

  萧禹说时李承乾朝下面点点头,下面的小内侍忙把书箱打开,拿出一部部新书递到殿上百官的手里。

  令狐德棻见此脸都气白了,正要再跟萧禹辩论三百回合,却听见百官接了书都跟着东宫诸臣向李承乾拜谢:“谢太子殿下赐书!”

  闻此更是怒火慎胸,正要断续大闹一场彻底破坏掉李承乾传播“歪理邪说”的事情,却看见于志宁朝他使眼色,让他先退回班列。

  才悻悻地退回班列,心里想此事不能就此作罢。

  李承乾站在上面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没有理会,只是对百官微笑着道:“众卿平身,宣旨!”

  老鬼拿出李承乾的另一份令谕,嘴角直抽抽,暗想太子殿下文采飞扬,这篇重要到非得自己口述的谕令却全无文采……

  老鬼腹非归腹非,但仍是毫不迟疑地念道:“癸卯年东宫第一号令谕,奉天承运皇太子,令曰:……”

  李世民和众臣听了个开头就是一怔,这是什么文法?

  “癸卯年东宫第一号令谕”这还能理解,今天是大年初一,癸卯年第一天。

  可“奉天承运皇太子”是什么鬼?

  “奉天承运皇帝”是明朝皇帝正式的诏书里的用语,一般敕令还不能用。

  李承乾穿越后虽然偶然会这样写,但传播范围极小,今天大殿上包括李世民在内的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没有听说过。

  但这个词却极好理解‘奉天承运皇太子’就是遵从天意承继气运的皇太子。

  可是天底下到底谁是‘遵奉天意继承气运之人?显然是皇帝?

  想到此李世民的怒火就蹭蹭蹭地往上窜。

  .。m.

  请收藏:https://m.bqga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