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72章 行业的历史_重生之乘风而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72章行业的历史

  “高端是高端,就是还没卖西瓜赚得多。”义兄倒是实事求是:“主要还是学习机会难得,直接同声传译,宜姐说的,有压力才有动力。”

  “宜姐现在到底去哪儿了?”周至还是很关心卫宜的去向,但是好像这话题是个秘密一般,卫宜给家里都没有交代清楚,就连亲弟弟卫非都不知道:“之前不是一会儿说外交部一会说新华社吗?”

  “现在是留学生,同时在伦敦一家律师事务所做助理,也算勤工俭学。”吴乔木说道:“之前在外交部和新华社,只是算实习。”

  “真的?”周至感觉这不是真话,义兄这人他太了解,平日里讲究一个“事无不可对人言”,也就不善于说谎,现在表情就很不自然。

  “真的。”吴乔木认真地点着头。

  “确定是伦敦?”周至已经可以确定义兄是在骗自己了,但是还是继续问道:“伦敦的话我是可以找付霞帮我确认的哟……”

  “那本来就是我的专业。”乔老爷呛声周至:“专业都干不好,还敢干别的?就好像你,我爸说你准备提前把本科修完?”

  “扬派书画装裱最早起源于什么年代,在能够查到的历史记载中,并无明确记录。但是具备有深厚的历史基础,这一点是确定无疑的。”周至在荣宝斋,一边对自己的四幅古画进行揭裱,一边给自己身周的一干大佬们进行“汇报心得”。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明透岁久,入水不濡’的纸张呢?是因为唐人发明了‘熟纸法’,明人李日华《六研斋笔记》载:‘唐人用纸有生、熟二种,熟者妍妙辉光,生者不经潢治,粗涩碍指,非丧中不敢用’。”

  荣宝斋这样的地方对于周至来说属于“圣地”,因为周边全是书画界的大擘和装修复原界的大师,在这些人审视的目光面前,周至一点都不敢嘚瑟,老老实实地掏着自己的底糟,还只敢说是汇报心得。

  “真的就是伦敦!”义兄有些恼了。

  周至搓着手:“嘿嘿嘿……那你们有没有对他们说,我对材料的要求也挺高的?”

  “是吗?那太好了!”周至兴奋地道。

  “原来如此!”吴乔木知道这次袁先生带他过来的原因了,除了见周至,还是难得欣赏国画一种特殊技法的机会,对崔如拙拱手道:“失敬失敬!”

  “义兄你可以呀,现在都能干同声翻译了。”周至放下心来后才对义兄夸奖。

  “那指定是听我妈说的了。”周至一听就知道咋回事:“那天我打电话告诉我妈瀚文大字库完工,修复了蜀大博物馆藏画,准备两年修完本科三件事儿,我妈听了前两件一点反应都没有,就最后这件,却感觉就跟我干了什么光宗耀祖的事儿一样。”

  嗯,这句话是真话。伦敦还是可以,只要不是战乱的

  请收藏:https://m.bqga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