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3章 水井_重生之乘风而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杀鸡的就够了,我等万不得已的时候在开杀戒吧。”

  “就你理儿多!赶紧去吧!”

  拎着食材和冻鸡沿着石头台阶上山,到农机公司宿舍叫上江舒意,两人一起朝张辛夷家所在的城建局宿舍走去。

  经过香樟林的时候,两人在那口水井前停留了一会儿。

  这口井很深,水也异常的清澈,现在当然已经没人来这里挑水了,只有赵太医坚持认为这里的水好,经常都要来打一些,用于泡茶。

  周至也不知道为什么赵太医会知道这里的水好,总之这口井的水在自来水接通之后就一直无人问津,直到过了好些年,这口井的水质被检测成为“硒井”之后,大家才又争先恐后地前来打水,爬坡上坎也在所不惜。

  其实周至好想做一个科普,那就是人体吸收硒只能通过富硒的食物,泉水里的矿物硒,人体是无法直接吸收的,所以喝富硒泉水其实对身体并没有多少帮助。

  “夹川有好几口井呢。”江舒意说道。

  “那是,不说周围乡里不计其数的水井,城里出名的就有好几处。”周至点头:“最有名的应该是仁家沟的四方井,那口井不深,只有半米多,但是很大,边长差不多一米半,足以提供仁家沟一条街居民的用水。”

  “还有就是我们学校的那口,不过那水含氟,不能喝,只能洗衣服,打扫卫生。”

  “这口井和气象站外头那口井其实也挺出名的,井本身没什么,主要是修得好,带石台、井栏,雕着花刻着字,非常受重视。”

  “这里很偏啊,为什么会受重视?”

  “因为这里是老时间里夹川文脉所在,刚刚我们走过的石阶上头的楼房,是培养本地师资力量的教师进修校,其实在以前,是文庙。”

  “文庙就是祭祀孔子的地方,旁边就是学宫,那个时候就是夹川的最高学府,而这口井就是给他们喝的。”

  “这个山头上都是香樟树,香樟树,就是打书箱最好的材料,因为带着挥发性的香樟油,所以防虫。”

  “而且有个非常奇特的地方舒意你发现没有?”

  “什么奇特?”

  “这里相对周围来说,地势相当的高,而这口井的水的水面却离地表很浅,那么问题就出现了——这水,从哪儿来的?”

  “诶?不说还不觉得,说起来还真是。”江舒意吃惊地打量着周围:“这个井的水位——它几乎,几乎就在山头上。”

  周至将井边石台边缘的枯枝拨开,露出一段石板,石板上头刻着水槽:“看,这就是送水的通道。把水打出来倒入水槽,水就可以一路流到下面进修校那里去,在那里用石缸接着,就有水喝了。”

  “可这水哪儿来的?”江舒意还是不明白。

  周至一指林子外头远处的一座山脉:“那里,安乐山,传说这口井下面有一个泉眼,与安乐山上刘真洞里那眼泉水相通。”

  “可你上次说安乐山离城有十五里,这也太神奇了吧。”

  “是很神奇,可更神奇的,是有人居然能够找到这里,知道这里可以开井,是吧?”

  “的确。”江舒意点头:“他们能够找得这么准,肯定是有什么办法的,古籍上有记载吗?”

  “《农政全书》里有几条,不过总体来说记录不多,反倒是谚语要多一些。比如‘湾对湾,水不干。’‘山扭头,有水流。’‘撮箕宝地,坐井轻易’。”

  “什么是撮箕宝地?”

  “就杨和家那种。”

  “啊明白了,还真是的呢!”

  “那还是,白米乡除了个老杨家,还有个老吴家,都是好风水所在,等以后有机会得去看看去,听说都废了。”

  请收藏:https://m.bqga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