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66章 拖欠_重生之乘风而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66章拖欠

  “那就一家推举一人,正好单数,有事儿举手投票也不至于打平。”大姑说道,她的性格永远是低声细气文质彬彬,只有一个地方是例外,就是这小院儿:“还有就是得推个领头的,这事儿我觉得该我们老姐姐来。”

  “那必须是何师姐。”刘姨也说道:“何师姐当年可是省代表,咱这大院儿里的工友,谁不是她一手带出来的?省里领导都说了,何师姐是带出能手的能手!”

  这就能够看出现在的人依旧保留着纯朴,三观还没有被物欲冲击的七零八落,何二嬢凭借自己当年在棉纱厂积攒的人品和威望,在大院一干师弟师妹们心目当中,依旧还是带领他们的最佳人选。

  “哎哟我不行,我干不来这个了。”何二嬢连连摆手:“我现在就是大家的拖累,你看刚刚说这事儿,就是我拖累了远江。”

  “老姐姐你可别这么说。”大姑赶紧说道:“当年要不是你天天去厂食堂要米汤,远江现在还有没有都两说呢。”

  当年大姑还不是棉纱厂的职工,年龄也还不够,上面父母双亡,下面还有一个妹妹一个弟弟。

  是何二嬢看着实在不是事儿,仗着自己劳动代表的身份,找了几次厂里,又答应承担一切责任后果,才把大姑两姊妹安排进了棉纱厂。

  后来二姑出师后有机会就去了渝州毛纺厂,在那里开枝散叶,渝州表哥也在毛纺厂,当渝州物资紧俏的时候,是老爸在夹川帮忙买的彩电,赵大嬢做西服的手艺,也是表哥从渝州带上来的。

  最重要的就是棉纺厂的米汤,米汤加红薯,还有何二嬢一半的口粮,养活了当时年纪还很小的老爸。

  话题到这里就转入了忆苦思甜阶段,大家对何二嬢当管委会会长一事儿都不再讨论,似乎那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说起当年的苦日子,大姑一家那就是这大院儿里的典型,说起老爸十二岁头发就白了一半,说起六岁就端着盆子去河坝下头打水,用撮箕捞小鱼仔烤干拌盐吃。

  老爸端起酒杯笑道:“过去的苦日子就不说它了,那个时候领袖身上都浮肿,全国到处都一样。”

  “不过到底是已经过去了,现在的日子已经越来越好了,接下来,只会更好。”

  周至并不担心这件事情会有什么大变数和坏影响,无论将来如何,现在可谓是房地产最便宜的时候,将来房价打着滚地往上翻的时候,大家只会对老爸今天的倡议感激不尽。

  操作想来也不难,现在正是老爸他们这一代年富力强的时候,城建局,设计院,包工头,水、电、气……方方面面换做一般人来办会觉得烦难,但是在老爸他们那里,就是相对简单的事情了。

  这就是那种周末早上想要出个门吃个豆花饭,走几步就会遇到老熟人聊三两分钟,走几

  请收藏:https://m.bqga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