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72章 《簪花仕女图》_重生之乘风而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因此三件鸟食罐东西虽然小,但是却是妥妥的小精品。”

  “也就是那老板不识货,让咱们白捡一漏。”

  “这要是乾隆粉彩的官窑器,那可就赚大了啊!”三个老头的兴致顿时高昂了起来,老李笑道:“这不转手就得值个三四百?”

  “其实作为标本更好,经常拿出来揣摩,以后对这个门类的瓷器就有直观印象了。”周至笑道:“感谢几位带我来这儿玩儿,不成敬意,正好选这几件小玩意儿当小礼物。”

  “那几件青花才是大漏吧?”老柴说道:“厚胎肥釉,画工精湛,就是可惜了没款儿,不敢下手,肘子你是怎么看的?”

  “这个得回去慢慢讲了,不过肯定是好东西,等一会儿找个地方边看边说。”周至笑道:“现在继续扫货是正经!”

  “对对对……”老柴笑道:“反正东西在这儿跑不了了,等天亮找个地方,你跟我们再上上课!”

  应该说九二年的旧货文玩市场里还是又不少实实在在的东西的,比如再过二十年会变得少见的领袖像章,语录章,红宝书之类,现在是多不胜数。

  此外就是蜀中特色的竹器,木器,尤其是金丝楠木的物件,也很多,而且同樟木、青冈木、老楠竹器一个等级,没有什么特殊待遇。

  单色釉瓷器也非常多,但是受如今买家卖家的水平所限,良莠不齐外加难以分辨,就如同之前捡漏的那个石榴尊一样,导致行情极低。

  但是这个门类又极广,从商周原始青瓷开始算,知道后世乡下土窑的石灰釉,其实都算是单色釉,而且从治胎到施釉烧造的大工艺流程基本都还是一样的,很多专家都得打眼在这上头。

  周至倒是没有这个问题,因为夹川出的汉陶,宋瓷,清瓷,各种碎片出土太多,他在夹川长江边上捡得多了。

  但是文玩这个行当也不是年代越久远就越有价值,主要还是看市场的接受程度和追捧程度。

  比如这市场上齐白石的虾,四尺半的也就一千不到,而现在已经蜚声国际的张大千几位,画作早就超过了三万一尺。

  一路行来,周至又出手拿下了一幅画,全世界范围内唯一认定的唐代仕女画传世孤本——传为唐代周昉绘制的一幅粗绢本设色画《簪花仕女图》。

  当然不可能是真迹,真迹在LN省博物馆,现在周至买到的这一幅,却是一九五六年的时候,国家组织攻关,由荣宝斋“帖套作”,通过木版水印技术复刻的绢本作品。

  但是这也了不得,木版水印最珍贵之处在于它能够最大限度地复制原作,忠实于原作,复制水平之高,有时到了无法分辨原作与复制品的程度。

  而荣宝斋的作品又是其中的佼佼者,周至手上这幅《簪花仕女图》,当时国家也就复印了几十张,是能够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友人的,规格相当高。

  但是在这个旧货市场,周至只花了八十块,轻轻松松就拿到了手。

  这是给四表舅和四舅妈的礼物,相信二老见到这幅,“下真迹一等”的艺术瑰宝,一定会非常的高兴。

  请收藏:https://m.bqga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