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四章:莲花过人头_一剑逐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二礼师是否有修为在身,

  不过观他步子沉顿,呼吸之间并无章法,似乎不像修行中人,身上更无丝毫阴气流转痕迹。

  莫非王郑氏在撒谎,那罗阴灯笼根本不是出自奉灵园?

  他扭头看向正与善房帮工攀谈的陈景略,年轻人随意问道:“听说大礼师是个极好的人,既然到此今天不曾得见,多少是桩憾事。”

  那三十多岁的帮工见这年轻书生长得儒雅和善,谈吐不凡,心生好感,忍不住打开话匣子:“你说咱们大礼师?啊呀,那可是十里八乡都出名的善人,进来时候看见门口那粥棚了吧?

  都是小米当天慢熬的,稠得很,不像那些个地主员外,遇上灾年做做样子搭棚赈灾,一碗粥里水比米多。

  不止如此,平日里园中帮工不多,忙时也就三两人,到了卯时礼师往往就遣散我们回家休息去了,从不拖延,工钱都一并在月底结清,偶尔还会送些自己采的明前茶给我们这些贫贱人。”

  他说得口干舌燥,顿了顿接着道:“今个儿你来的不巧,老礼师进山采药了,再等等,到了戌时吃晚间饭的时候,说不准能见着。”

  陈景略有意无意问道:“听闻大礼师医术超群?”

  那帮工闻言先是砸吧砸吧嘴,回答道:“两位礼师嘛,医术都很了得,尤其是施针挑血的法子,南温独一份,只是公子你听我一句劝,进了圣像殿,谨言慎行,二礼师脾气……嗯,不大好。”

  陈景略挑了挑眉头,施针挑血?听着有些古怪。

  付过香钱,当下几人继而商议何去何从,

  李元亭疑心那杀了丈夫的王郑氏有诈,灯笼实则与奉灵园无关,是一出典型的调虎离山戏。

  陈景略则主张支开二礼师,在圣像殿里再多加查验。

  年岁最大见识最广的老修士思忖良久,觉着不如索性就让李元亭当一回砧板上的猪肉,让礼师瞧瞧病症,看看能不能钓出些玄机来。

  李元亭正要出口回绝,老修士不顾长幼之序,向他作了一揖,年轻人悻悻然张嘴又闭嘴,不再说话。

  对赵彻抱有歉意的陈荃儿一反常态的安安静静,攥着自个儿衣袖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半刻钟后,这捉妖的三男两女加上一个帮闲的赵彻聚在圣像殿前。

  郑须晴简略说了后院那一池怪莲的情形,两位年轻男子不甚在意。

  一池莲花,既然确定了不是阴物,长得再古怪一些也无关紧要。

  山上山下都漂泊多年的老修士处事更为慎重些,合计着出了圣像殿后再悄然前去一探究竟。

  ——————

  片刻后,陈景略扶着确有内伤的李元亭敲门,然后缓缓而入,只见大殿内香烟袅袅,那老人枯坐在竹椅上,面容在烟气中有些模糊,见人来只抬了抬眼皮,半点表情也欠奉。

  宋老修士咳嗽一声,上前告罪,说是已经请了香火,劳烦礼师出手诊治。

  背后高处就是人身狮尾的后稷圣像,那不知姓甚名谁的礼师略略坐直了身子,对心怀愤懑的李元亭一招手,

  后者装作步子虚浮,坐在了圣像前的一处圆凳,其上摆放两只最是普通不过的白瓷碗。

  这就算开始了诊治。

  请收藏:https://m.bqga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