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四章 汉卿是个败家子_国士无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沈阳一夜沦陷。消息传遍全国,北平、南京的大学生当即上街游行,抗议政府对日软弱,江东省城的大学生也来到省府前请愿,要求政府对日宣战。

  省主席阎肃出面安抚学生,承诺将请愿书递交中央,这才稳定住局势,不过他并未前往南京,而是带着学生们的血书去了北泰。

  江东省的真正当家人陈子锟正在北泰赈灾,江淮泛滥,饿殍满地,淮江也多处决堤,省内灾民十余万,良田被淹,家园尽成泽国,到处都是济民,每天饿死的人数以百计。

  不知哪里传出的谣言,说北泰有饭吃,大批难民携家带口蜂拥而来,城北城西,连营数十里,住的全是饥民。

  陈子锟虽然挂着北泰县长的职务,但只是荣誉称呼,真正主持常务工作的是副县长萧郎,这位清华出身的技术型官员,办起民政来一点也不逊色,暂停了一切建设工程,把市政大厅和体育场都腾出来给难民居住,并且多方筹措粮食赈灾。

  整个中国都发水灾,据说汉口大街上的水都没到了脚脖子,今年粮食全面歉收,各地都在搜罗粮食赈灾,哪有余粮可买,本来东北三省受灾面积较小,行政院正打算调拨一批粮食南下,哪知道这个节骨眼上日本关东军突然发难,占领沈阳,东北粮食也就没了指望了。

  中国遭灾,国际粮价蹭蹭往上涨,什么美国小麦,暹罗大米,价格比往常高出两倍来,更是雪上加霜。

  古代流传下来的规矩是,赈灾的稀饭要能插住筷子不倒,低于这种黏稠度,皇帝是要砍赈灾大的脑壳的,可如今被情势所迫,就连一贯厚道的北泰县政府也只能发放清汤寡水照的见人影的稀粥了。

  阎肃乘坐小火轮一路北上,沿途江水泛滥,江面比以往宽阔了许多,可以看见淹在水中的村庄和树木,死牲畜到处乱飘,触目所及一片疮痍,惨不忍睹。

  抵达北泰,直接去了江湾官邸,在二楼会议室和陈子锟磋商起国家大事来。

  陈子锟看了学生们的请愿书,道:“奉军精锐尽在关内,可东三省还有二十万人马,怎么如此不堪,被关东军打得节节败退,张汉卿若是老帅的种,就该提兵北上,和小日本拼了。”

  阎肃道:“外交部已经向日本提出最强烈抗议,并且向国联求援,现在就看国际社会对日本如何施加压力了,英美是不会坐视日本吞并东北的。”

  陈子锟道:“英美可不是什么好东西,当年日本强占青岛的时候,我就看出他们的本质了,和日本是一丘之貉,只不过吃相稍微文明点罢了,他们是指望不上的,人家都打到家门口了,还吵吵着抗议,我看外交部改叫抗议部算了。”

  阎肃发愁道:“内忧外患,如何是好啊。”

  陈子锟道:“东北不但是他老张家的地盘,更是中国的土

  请收藏:https://m.bqga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