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98章 曹魏君臣的狂欢_我在三国搞经济霸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98章曹魏君臣的狂欢

  “刘卿此话怎讲?”曹叡问道。

  “孙吴最强大的是水师,水师星罗棋布在长江以南,以此防备王师南下,但吴贼不善野战,所以数次北上皆无功而返,益州最擅长的是弩兵,弩兵以野战为最,只是昔年诸葛孔明兵力寡而粮草薄,是以每每匆匆北上又仓皇退兵。”

  刘放说着,其他大臣仔细听着,不由得点头赞同。

  “若是孙吴取了益州,得益州之兵马,恰好补齐了孙吴不善野战的缺点,孙权必然在益州寻找良将,以练江东之兵,这对于我们后患无穷。”

  曹叡被刘放这么一提醒,不由得也点头。

  孙吴这么多年能据守江南之地,用的就是水师和江南的湖泊河流之屏障。

  益州兵的强悍,曹睿也是深有体会的,那是诸葛孔明亲自训练出来的。

  连大魏最能打的司马仲达也吃尽了苦头。

  “此言差矣。”

  说话的是高堂隆。

  “陛下,如今益州之兵十有八九皆在关中,孙权就算取了益州,还能得到什么呢?”高堂隆说道,“孙权取益州而诸葛孔明若要回援成都,已经来不及,臣斗胆猜测,他只能以汉中为后盾,南拒吴兵,继续坐镇关中,但失去益州的支持,诸葛孔明必败无疑,孔明一旦败,朝廷复关中,王师长驱直入,南去汉中,益州也只是囊中之物了!”

  曹叡却没有表态,他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

  刘放这两年做益州的纸张买卖赚了不少钱,他自然是不希望益州易主的,这牵涉到个人利益。

  但高堂隆却在与益州的纸张买卖中少有获利,自然不在意益州的死活。

  这是屁股决定脑袋的事情。

  而对于曹睿来说,无论孙权是否得到益州,他自己都无法短时间内收回益州。

  他很清晰现在的目标:驱逐关中的诸葛亮。

  “仲达。”曹叡唤道。

  “臣在。”

  “你有何高见?”

  “臣以为高升平所言极是。”司马懿说道,“孙权取益州,却非完整的益州,只要朝廷能击败诸葛孔明,从孙权手中拿回益州,就简单多了,我们没有必要阻止孙权取益州,甚至必要的时候,要帮孙权取得益州。”

  “陈司空呢?”曹叡又问道。

  陈群道:“臣附议。”

  曹叡的目光又落到司徒董昭身上,董昭说道:“臣附议。”

  三国局势相互制衡的经典在于谁输帮谁。

  这个逻辑很简单,如果让其中一方吞并另一方,其中一方必然壮大,形成更大的威胁。

  本质上来说,三国之所以叫鼎力,是三家根据局势,达成的一种潜在的共识。

  至于诸葛亮北伐,假设三家中最强大的是孙吴,诸葛亮未必会盯着曹魏不放,甚至可能会派使者北上联盟曹魏。

  关于曹魏篡汉,那是为了北伐的政治口号。

  诸葛亮这种人,怎么会理不清楚客观

  请收藏:https://m.bqga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